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、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,方城县城市管理局把规范涉企执法检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、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,通过法制培训、创新机制、优化流程、服务升级等有力举措,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,助力营商环境再提升。
开展法制培训,强化思想认识。为切实增强城管执法人员对涉企执法检查工作的认识,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、专业化水平,确保在执法过程中既能严格履行监管职责,又能充分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,方城县城市管理局重点围绕涉企执法检查的检查事项、检查标准、执法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开展专题培训。培训采取“理论授课+案例分析+模拟演练”相结合的模式,邀请法学专家、部门领导、公职律师进行理论授课,系统解读《行政处罚法》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》等法律法规和文件中涉企执法相关条款,选取城管系统涉企执法典型案例,从正反两方面剖析执法要点和注意事项,引导执法人员举一反三,组织模拟执法场景,让执法人员在角色扮演中掌握与企业沟通的技巧、现场检查的规范流程,及时发现并纠正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当行为。
创新执法机制,提升监管效能。推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模式,建立健全执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,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、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,规范检查流程,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,杜绝执法的随意性和选择性,让企业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发展;推行“综合查一次”模式,整合住建、规划、施工安全、污染防控等多领域执法检查事项,一次性完成多项检查内容,减少对企业的打扰频次,实现“进一次门、查多项事”;探索建立“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”机制,根据企业的合法合规情况,将企业划分为不同信用等级,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,对信用等级低的企业加大监管力度,实现对企业的精准监管,既减轻守信企业负担,又有效防范风险。
优化执法流程,减轻企业负担。全面梳理涉企执法事项,简化不必要的执法环节和手续,编制涉企执法流程图,通过政府官网、微信公众号等渠道,对涉企执法检查的检查主体、检查计划、检查事项、法律依据、检查文书、工作标准等关键信息进行全面公示,明确执法依据、执法程序、执法权限和办理时限,让企业对执法流程一目了然,以“阳光执法”赢得企业信任;大力推行“首违不罚、轻微违法不罚”清单制度,对企业首次、非主观故意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违法行为,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或从轻、减轻行政处罚;深入践行“721”工作法,建立健全事前提示、事中指导、事后回访机制,采取提醒、示范、协商、建议、劝导等非强制性手段,引导企业自觉守法经营,及时纠正违法行为,避免因轻微违法行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。
增强服务意识,助力企业发展。建立“一对一”企业服务机制,安排执法骨干与重点企业结对帮扶,与企业面对面接触,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,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,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城市管理领域涉及的备案审批、市容管理、扬尘治理、垃圾清运等方面的难题;牵头住建、自然资源、电业、燃气公司等相关部门,对涉及企业的“水电气热”审批事项实行容缺受理、并联审批、联合报装服务,通过线上“一网申请”和线下“一窗受理”方式,让企业“少跑腿”或“零跑腿”;持续推行“双书同达”工作机制,开展“送证上门”“帮办代办”服务,通过设立服务热线、开通城管便民通小程序等,畅通企业意见反馈渠道,及时收集企业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,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,建立台账,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,确保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,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下一步,方城县城市管理局将以打造“政治坚定、作风优良、崇法善治、廉洁务实”的执法队伍为目标,创新执法方式,强化服务意识,改进工作作风,不断完善涉企执法检查工作机制,扎实推进“管理、执法、服务”有机融合,以更高标准、更实举措、更优服务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版权声明 主办:南阳市城市管理局 服务热线:12319
网站标识码:4113000022
豫公网安备 41130302000293号
地址址:南阳市中州西路619号 邮编:473000 传真:037761688003 投稿邮箱:nycgzsdw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