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学习园地
文明餐桌让春节团圆更有“味儿”
来源:    时间:2024-02-08     阅读次数: 


新春佳节之际,阖家欢聚之时,一桌丰盛的“团圆饭”,一直是专属于中国人的节日仪式。大家围坐在餐桌前,其乐融融,适量点餐、公筷公勺、打包剩菜等“文明”之举,会让饭菜更香浓,也让团圆更有“味儿”。

文明餐桌尽显勤俭节约之德。粒米虽小犹不易,莫把辛苦当儿戏。近年来,各地多措并举,引导大家尊重劳动、珍惜粮食,弘扬和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、节约光荣的氛围。厉行节约是个人私德,更是社会公德。节日期间,家庭聚会时,亲友总会劝一句“多吃点,别浪费”,餐桌上菜品丰富,但分量有所控制,把节俭写在生活点滴间;在外用餐时,处处可见“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”“光盘行动 文明餐桌”等主题公益广告,餐饮企业提供的“小份菜”“打包袋”等贴心服务,自助餐厅里“勤拿少取”“按需取餐”等温馨提醒,很大程度上有效阻止了餐桌浪费。北京市开展的“文明餐桌 光盘行动”主题宣传活动,有效引导了大众传承惜食惜福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引领新“食”尚,续写民族美德新篇章。

文明餐桌要守公筷公勺之礼。民以食为天,食以礼为上。中国是“礼仪之邦”,餐桌文化是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特别是近几年来,人们的“文明健康”意识增强,“分餐制”“公筷制”等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。春节是家庭团圆的美好时刻,大家在聚餐中践行公勺公筷、分餐分食,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交叉感染,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,如果在外用餐饭菜有剩余,选择整理打包带回家也是良好的习惯,一起珍惜粮食,杜绝餐饮浪费。浙江省衢州市发布实施公筷公勺推广使用系列地方标准,发出《衢州市“公筷公勺,用餐有礼”倡议书》,为各地提供了一套可听、可看、可学的公筷公勺推广使用案例。此外,用餐时言语文明、举止得体,遵守用餐秩序,维护用餐环境,开车不喝酒,喝酒不开车等也是重要的餐桌礼仪,需要我们积极倡导、广泛践行。

文明餐桌需遵就餐行为之规。世间事,作于细,成于严。餐桌文明事关社会文明,折射了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。近年来,各地大力倡导人们珍惜粮食、倡导文明餐桌风尚,反对餐饮浪费,但也仍存在一些餐饮浪费现象,令人痛心,由此可见,倡导“文明餐桌”风尚还需要有法规约束,加强立法,强化监管,采取有效措施,建立长效机制,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民心所向,这更是国家保障粮食安全所需。《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厉行节约、反对餐饮浪费的规定》是国内较早推出的专门规范厉行节约、反对餐饮浪费的省级地方性法规,为破解餐饮浪费焦点难点问题提供了法治方案,各地纷纷出台的地方《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,将“文明餐桌”纳入其中,让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有法可循,这些“硬举措”将践行文明餐桌、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向纵深推进。

文明餐桌让春节团圆更有“味儿”,以中华传统佳节为契机,以餐桌文明带动社会文明。不弃微末、不舍点滴,从自身做起、从日常生活做起,养成文明餐饮的良好生活习惯,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。
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